Wednesday, January 9, 2019

[職場系列] 漫談領導力

在Google,工作評鑑的考核有三大評分標準:績效、所解決問題的困難度以及領導力。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,領導力的評定是大家最有疑問的部份,因此想藉此專文稍微談一下領導力。

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介定領導力,那就是「來跟隨我」(Come, Follow Me)。如何讓其他人跟隨你的想法,實行你的意志,就是領導力。「實戰」上又可以大略區分為三個方向:

一、以力服人
這是最原始直接的方法。透過對資源的掌控,包含位階、權力等,來趨使他人跟從自己的想法。要做到這一點,有幾項要件:
1. 瞭解自己掌握的資源:若是資訊錯誤,就會時常發生情勢上的誤判,也就會時常破壞對跟隨者的承諾,而導致眾叛親離的後果。
2. 對資源調配的靈活應用:基於外在情勢的不斷改變,好的領導者不可以過度偏愛某些調度方式,而應該隨著時勢靈活改變。

二、以理服人
此面向的關鍵在於溝通。好比一場辯論賽,必須仔細瞭解對方的思考脈胳與想法,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來說服眾人。在我的觀察中,好的溝通者都具備三個要件:
1. 傾聽:能夠理解對方的說法,甚至能摸清對方整體的思路,預測到對方沒有說出來的事。
2. 整合:能夠快速整理對方(或多法)的說詞,綜合出一套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3. 表達:將自身的方案用對方聽得懂的方式呈現。

三、以德服人
很多時候人家願意聽你的話,只因為你做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幫助過人家。這就是所謂「陰德」的概念。相對於前兩個面向,這裡沒有太多理性的成份(以力服人也是理性選擇 - 例如我給你錢你幫我做事),更多是情感層面的投資。平時你待人如何,常常在關鍵的時刻決定了領導的成敗。

我的觀察中,華人受到傳統教育文化的影響,往往將眼光聚焦在如何透過自身的努力爬到更高的位置。努力考試是為了唸到更好的學校,唸好學校是為了找到更高階的工作,認真工作是為了在公司裡昇遷到更高的級別。但這樣的做法疏於對於自身領導力的培養,也就是說哪一天真的讓你坐上的高位,也不見得能成為好的領導者。反過來說,就算手上沒有領導資源(其實這是不可能的,只是大家很容易如此感覺),也可以鍛鍊自己的領導力,以下是一些實際的建議:
1. (基礎)領導自己:對於自己主導的事務是否已經能夠收集必要的資訊,然後妥善地規劃執行,並排除各樣障礙。無法領導自己的人自然也無法領導別人。
2. (基礎)形勢判斷:能否判讀手上未完全的資訊(判)對未來做出預測(斷)。例如對於一個自己主導的案子能否在開始前就預測完成所需的時間? 能夠判斷形勢是領導力的第一步。
3. (以力服人) 培養自己辨視資源的眼光:例如每個計劃是屬於哪個層級的,需要多少人力和時間的做完。這裡假定你已能做到前面兩項基礎,但你常會發現看自己的事情容易,看別人的事情困難,因為能掌握的資訊更少。能夠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其他人做事情(可以是比自己高階的人)並檢討自己預測失準的理由(例:我覺得某某一個月就能完成一項案子,但最後花了兩個月),可以大大地幫助自己未來站上領導職後的資源調配能力
4. (以理服人) 開會的藝術:在會議上志願做記錄是培養傾聽能力的好方法。並且專心聆聽會議上對話的邏輯理路(特別是討論的時候)。就算人微言輕,不方便在會上發言,也可以將想法好好整理,在會議後與他人討論,試著整合自己的想法,並聽取其他人對自己想法的意見。
5. (以德服人) 更多關心周遭的人,用服務的心態去提供各樣協助(不見得是公事)。可以志願舉辦一些社交活動。

總之,不要太過在意外在的條件(如職業、位階)等,而更重視自己是不是能夠培養自己的能力 。對我而言,有時候在政治群組與他人交換意見,或是做一些預測,也都是練習自身溝通與形勢判斷的能力。職場的位置階級時常會隨著人生的起伏改變,但培養出的領導力一生跟隨著你必定受用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